DNSDDoS攻击是指利用DNS协议特点,对DNS服务器进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通过控制僵尸网络对DNS服务器发送大量的域名解析请求,从而导致被攻击的DNS服务器无法响应正常请求。 由于DNS通常采用无连接不可靠的UDP协议,攻击者可以将请求伪装成来自不同地方的IP地址,更好地隐藏自己不被追溯,使得针对DNS发动DDoS攻击变得更加容易,也更加难以防范。 为了有效抵御DNSDDoS攻击,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应对: 1.增强DNS服务器的性能和带宽,采用高性能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提高DNS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和抗攻击能力,是应对DNSDDoS攻击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DDoS攻击并非经常发生,长时间购入超大宽带并不现实,因此弹性带宽被广泛采用。中科三方云解析DNS系统所采用的弹性带宽功能,能够有效应对DDoS攻击所带来的带宽消耗问题。当服务器未遭受攻击时,云解析DNS带宽设定为保障用户可以正常请求的资源量。一旦监测到服务器遭受DDoS攻击,带宽会在瞬间放大,保证有足够的冗余流量,确保解析线路不被拥塞,能够快速响应正常的解析请求。 此外,还可以考虑CDN等外部服务来扩展DNS服务器的带宽以及抗攻击能力。 2.使用DNS缓存机制。DNS缓存机制可以避免每次都进行全球递归查询,直接从缓存中获取记录结果,缩短了DNS解析查询的时间。此外DNS缓存机制的使用,还能减少权威解析服务器的查询压力,从而降低DNSDDoS攻击对DNS服务器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DNS缓存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好处是可以提升解析效率,降低权威服务器的压力,其弊端是DNS缓存容易被攻击者利用进行投毒攻击,将访客引导至错误的站点。 3.建立全局的监控和预警机制。建立全局的监控和预警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DNSDDoS攻击,通过使用安全审计、日志分析、流量监测等手段来实时监控DNS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作出处理。 中科三方云解析在海内外设置多个解析监测节点,能够通过ping命令、TCP/UDP探测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