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服务器对每个从事IT工作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服务器所涉及的各种知识细节,并非大家都十分清楚,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服务器的关键知识点,笔者特意抽时间总结了这篇科普文章,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服务器。今天内容就从服务器的架构和分类开始(.7.20更新)。按照服务器体系架构,服务器主要分为非x86服务器和x86两类;非x86服务器包括大型机、小型机和UNIX服务器,它们是使用RISC或EPIC,并且主要采用UNIX和其它专用操作系统,RISC处理器主要包括IBM公司的Power和PowerPC处理器,SUN和富士通合作研发的SPARC处理器。EPIC处理器主要是Intel研发的安腾处理器等。x86服务器又称CISC架构服务器,采用Intel或其它兼容x86指令集的处理器芯片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服务器。服务器按照不同分类方法主要分为如下:CISC:ComplexInstructionSetComputing复杂指令集计算RISC:ReducedInstructionSetComputing精简指令集计算EPIC:ExplicitlyParallelInstructionComputing显式并行指令运算实际上,服务器的分类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下面从多个纬度来看服务器的分类可以加深我们对各种服务器的认识。高度计量单位U为机柜安装空间的高度度量单位,1U=44.45mm=1.75inch容量计量单位是一种容量计量单位,通常在标示内存等具有一般容量的储存媒介之储存容量时使用。一般指磁盘空间、文档大小时使用。速率单位指在一个数据传送系统中,单位时间内通过设备比特、字符、块等的平均量。一般在描述传输速率或带宽时使用。如果是比特/秒,就用bit/s(kbit/s,Mbit/s),如果是字节/秒,就用B/s(kB/s、MB/s、KB/s),小写的k代表,大写的K代表。计算单位和峰值每秒浮点运算次数(亦称每秒峰值速度)是每秒所执行的浮点运算次数(FloatingpointOperationsPerSecond)的简称,被用来估算电脑效能,尤其是在使用到大量浮点运算的科学计算领域中。端口自协商是一个以太网的过程,两个相连的设备选择通用的传输参数,如速度、双工模式和流量控制。在这个过程中,连接的设备首先共享它们的能力(10、、BASE-T),然后选择它们都支持的最高性能传输模式。在OSI模型中,对于以太网,在IEEE.3对其做了定义。服务器主要软件BIOS(BasicInput/OutputSystem)是服务器上电后最先运行的软件。它包括基本输入输出控制程序、上电自检程序、系统启动自举程序、系统设置信息。BIOS是服务器硬件和OS之间的抽象层,用来设置硬件,为OS运行做准备。BIOS设置程序是储存在BIOS芯片中的。UEFI(UnifiedExtensibleFirmwareInterface)下一代BIOS是UEFI,即统一的可扩展固定接口。这种接口用于操作系统自动从预启动的操作环境,加载到一种操作系统上,从而使开机程序化繁为简,节省时间。CMOS(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85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