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为大家带来一个更加完整的谷歌。”这是谷歌在举行自家硬件发布会时向全世界提出的一个愿景。 近年来,谷歌投入了大量精力去发展自家的硬件业务,但带来的结果却让人十分费解。由于谷歌的智能手机系统Android的开源性质,一直以来,如三星这类Android手机制造商都被谷歌视作商业上的合作伙伴,但与此同时,也成为了谷歌在硬件领域中的竞争对手。 谷歌的硬件品牌大致有以下几种: Nexus品牌:NexusOne,NexusQ Chrome品牌:Chromebook,Chromecast Nest品牌:NestHomeHub,NestWiFi Pixel品牌:Pixel4,PixelBookGo Google品牌:GoogleHome,GoogleGlass 目前,在谷歌这些众多硬件品牌中,仅有少部分在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CNBC科技板块的记者ToddHaselton表示:“谷歌在某些细分领域中确实算得上是有力的竞争者,就像是教育这块儿,谷歌的Chromebook确实相比于微软或苹果的产品更受欢迎,市场份额也更大。但在一些像手机这类核心的硬件市场中,相较于苹果或三星这类企业,谷歌的竞争力就显得相距甚远了。” 像谷歌这种拥有约9千亿美元资本的世界科技巨头,怎么就不断地在硬件领域吃到闭门羹呢? 但如果我们从其内部的整个产品出产线来看,包括其收购企业的策略,合作商的选择,内部的产品设计理念等,谷歌自身对硬件业务的愿景其实是相当模糊的。 既然谷歌在硬件领域的发展如此艰难,为何这些年还是要坚持投入该业务,其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 CNBC记者MeganGraham认为,硬件是谷歌获取当下消费者在生活中各方面数据的重要渠道及手法,用以优化自身的广告业务的算法,提升互联网用户的广告体验。 实时上,谷歌从来就不是一个擅长开发硬件的公司,一直以,谷歌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家广告公司。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谷歌这家广告公司性质的企业,在其认为十分重要的硬件业务上到底遭受什么样的困难? 不像是硬件的硬件业务 就目前的产品线来看,人们往往非常容易看不懂谷歌在硬件业务上的发展策略。谷歌自己表示过,他们希望创造出能够协助进一步增强谷歌自身软件及服务的硬件,让用户能够拥有更优的软件及服务体验,如Android,Chrome,GoogleAssistant等。 但要再一次声明,谷歌不是一家硬件公司。在其年第二季度那亿美元的营收中,仅有16%的营收来自于谷歌所称的“其他业务“。而这个”其他业务“包括谷歌硬件业务营收,谷歌应用商店营收以及谷歌云服务营收。除此之外的那84%的季度营收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谷歌的广告业务。 在年,仅谷歌的广告业务就占了美国整个搜索引擎广告行业的74.6%,第二名是亚马逊,仅为12.9%。因此,谷歌一定是将硬件视为辅助,通过硬件获取用户信息及数据,帮助进一步扩展巩固自身这么重要的广告业务。 谷歌硬件的发展历程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谷歌这几年的硬件发展历程,谷歌确实也尝试过将自己臃肿的产品线做优化,就像是乔布斯在90年代回归苹果时所做的那样,砍掉的大部分多余产品并仅保留几款作为核心。但就目前来看,并不是非常成功。 一般来说,谷歌主要是以以下3种方式开发硬件 通过与其他硬件企业合作开发通过收购相关的企业通过内部开发 谷歌与硬件企业的合作 谷歌最成功的合作商例子便是其与Android系统开发商的合作。在合作初期,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的最著名的手机产品莫过于摩托罗拉的droids系列。摩托罗拉的droids手机产品在当时并不是第一款Android手机,但却是第一款受到全世界瞩目的Android手机。 但谷歌随后开发的Nexus系列手机则极大的改变了谷歌对硬件领域的重视度。 Nexus系列的手机产品在最初主要是为了让用户及时了解最新Android系统的性能以及为应用开发者提供一个开发平台,鼓励人们基于Android系统创造出不同的软件或系统产品。 Nexus系列手机在年时仅售出了约两万台,而苹果在当时发布的最新手机产品iPhone3GS则已经售出了超过万台。 除了手机外,另一个谷歌重点开发的硬件则是电脑产品,也就是大家如今耳熟能详的Chromebook。 Chromebook在早期其实仅仅是一款长得像笔记本电脑的网络终端,当时是用于协助谷歌开发云计算服务的。而Chromebook当时也仅能通过谷歌的Chrome浏览器进行访问互联网内容。 由于产品自身的硬件限制,Chromebook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让用户始终保持处于互联网状态,通过互联网上的在线应用来实现各种电脑功能。 第一款正式的Chromebook产品是由三星和宏基合作制造出的,但该产品得到的用户反响并不友好,许多人都搞不明白为什么谷歌会选择花大钱开发这种上网本。 但到了年,Chromebook的销售量一举超越了苹果的笔记本电脑产品Macbook,而受到了教育行业的追捧是推动Chromebook销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年时,谷歌的Chromebook在美国教育类硬件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了60%。 谷歌对硬件业务的收购 年,谷歌以约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摩托罗拉手机业务,标志着谷歌从那开始,真正下定决心投入到硬件业务的发展,立志要自主研发属于自己的手机产品。 当时的谷歌创始人之一兼CEOLarryPage也发文表示“软硬件的结合能够有利于提升用户们在使用谷歌产品时创新力,给予用户更优良的产品选择,以及完美的用户体验。” 但就在年,当时的CEOLarryPage又决定跳出移动产品的开发,最终以29亿美元的价格将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卖给了联想,价格相较于当时的收购价低了近亿美元!这也成为了谷歌业务收购史上最失败的一次案例。 另一个让人费解的谷歌投资案例是对于Nest公司的收购。谷歌将这次视为进军智能家居业务的开端,而在当时Nest所开发的智能家居产品主要是一种智能室内气温测量器。现在看来,又有多少人听说过或知道这个产品呢? 年的谷歌依旧没有放弃对硬件业务的追逐,以11亿美元的价格与知名硬件厂商HTC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此之前,HTC就已经有过与谷歌合作的经历,也就Nexus系列手机的开发,包括几款Pixel系列的手机。 这或许是在之前摩托罗拉的收购中意识到,谷歌自身的硬件人才储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充足,需要从其他硬件厂商中吸纳更多有经验的人才。 而这次与HTC的合作中,谷歌得到了名HTC硬件开发组的员工来协助谷歌Pixel手机产品的研发。 年,谷歌将收购来的Nest正式为自己独立的一条硬件产品线。 年,谷歌以亿美元的收购了智能手表公司Fossil。 又在同年11月份,以21亿美元收购了知名可穿戴产品公司Fitbit。 谷歌自身的内部研发 除了一系列收购及合作行动外,谷歌自身的内部研发也没有停下脚步。 相较于收购及合作策略,谷歌的内部研发更注重于开发小众产品,如谷歌首款可穿戴设备,谷歌眼镜。 谷歌眼镜主要以AR(增强现实)功能为卖点,让用户能够通过镜片查看到虚拟影像,进行简单的操作如阅读邮件信息,查看天气交通,拍照摄影等。 但由于其续航方面的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了功能使用上的局限性,并没有给行业带来多大的影响。 年谷歌便停产了该产品,但在谷歌公司内部还有被继续使用着。 年,谷歌再一次尝试了内部硬件开发,发布了智能语音产品GoogleHome。但相较于之前的谷歌眼镜,这次的产品所产生的影响要大得多,而且也成功许多。 年已经成为了美国地区最受欢迎的智能语音硬件产品,而当中的GoogleMini这款型号最为受到用户追捧。 而围绕着GoogleHome,其他谷歌硬件产品线也相继推出了各自新产品如最新手机系列Pixel,谷歌笔记本产品Chromebook,以及平板电脑。 Pixel手机在发布之初得到了市场热烈的回响,是一台在各个方面都尤为优秀的手机产品。但在年的北美智能手机市场报告中显示,谷歌Pixel手机的市场份额仅为2.25%,甚至低于自己之前收购的摩托罗拉。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烧钱。从Nexus系列手机到Nest智能家居产品,从谷歌眼镜到Pixel系列手机,为何谷歌依旧对硬件业务不依不挠? 谷歌想成为了解你的人 在现今这个高度互联网化的世界中,用户与像谷歌这类的互联网企业有着一种约定俗成的关系,即这类企业希望能创造出最为优秀的产品,促使人们无法拒绝去使用,如iPhone。然后通过这些产品搜集到的用户数据了解用户全方位的信息,再利用这些信息针对性地推送搜索信息或广告给该用户。 要知道,谷歌要比你想象中的更加了解你,甚至一些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方面。 比如你是否在使用Android手机或是否在使用谷歌的软件服务,通过从中的数据为每个用户建立了各自的信息库。谷歌或许会知道你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你的就职公司规模,知道你平时喜欢租用东西还是购买东西等等。 许多信息是人们平时并不会主动表达出来的,但谷歌能够通过人们在使用谷歌硬件或服务时的行为,推断出这些结果,然后再进一步针对性地优化自身的搜索结果。当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优化推送给用户的广告内容,让这些广告内容更具相关性,更加及时被推送。 你知道吗?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人们猜想出来的,而是谷歌真的有明确告诉了所有用户自己会收集数据并用于广告推送。 可以去查看下谷歌隐私条款,里面甚至有一个完整的视频在和你解释这一整个过程。 更多阅读: 扒一扒ZOOM这家公司|ZOOM在年经历了什么|ZOOM视频会议 扒一扒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是做什么的 这3种永不过时的互联网营销策略,你学到了吗|新手入门完全指南 细数各个科技巨头都有过哪些失败的产品|产品教训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3606.html |